据传说,1957年5月,在贵州一个叫做“濯水镇”的地方,热闹的小县城里,一位老农普通人炒股如何加杠杆,在和别人交谈的死后无意间说了一个成语——不翼而飞,就被人举报到了公安机关,之后被从重庆赶过来的警察给抓走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那个时候成语是文化人才能用得到的东西,对于一个自称“文盲”的老农明来说,这确实有些不太正常。
经过公安部门的通知调查,这个表面上是老农民的人,原来是潜伏了8年的特务,也是大陆的最后一位国民党少将——郑蕴侠。这样一位“高级特工”为什么会潜伏在这样一个小地方呢?这篇文章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
1970年,江西临川一个官宦家庭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郑蕴侠出生了。他的父亲是一个高材生,在父亲的影响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后来毕业月黄埔军校第四期。
1926年北伐战争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担任第一军上尉军法官。后来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受到了陈立夫和陈果夫的其中。这两兄弟借助蒋介石的力量,逐渐掌管了国民党党务机构,后来民间还传着“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
展开剩余75%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这两兄弟杀了无数人,有时候连自己人都不放过。所以他们也是非常需要一个素质技能过硬的人才,这个时候刚好碰见了郑蕴侠。他们二人赶紧盛情邀请郑蕴侠来到他们的组织,得到认可后的郑蕴侠,在一个惨淡昏暗寒冷的地下室里开始了他情报特务的一生,也开启了成为“中统利刃”的一生。
1938年打响的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原定于做宣传的郑蕴侠亲自走到前线,率领了一支政工队,在滕县参与了艰难的守城战。
这一仗,郑蕴侠亲眼目睹了战争的冷漠和残。而且经过这场战斗,郑蕴侠本人的军事才能不仅在理论上极为丰富,而且也能够开始运用到实践当中了。
郑蕴侠后来也参加了“沧白堂时间”,他是作为指挥领导参加的。当周恩来知道了郑蕴侠的事件后,说了八个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重庆解放后,本来想逃往台湾的郑蕴侠,在去成都坐飞机的途中,他的轿车半路突然问题,四家下车检查的时候逃跑了。
当时的郑蕴侠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事情就这么巧?后来郑蕴侠才知道,原来他早就被发现了,那个司机就是共产党的人,他早已弃暗投明,把他暴露了。
郑蕴侠想要投靠王元虎,王元虎正在起义,第二天对赶来的郑蕴侠说:“你来晚了,已经在集结起义队伍了。”
郑蕴侠投靠无果,想要逃亡缅甸,因为曾随远征军去过缅甸,所以也算熟悉,但是途中困难重重,郑蕴侠只能先在四川暂避,本想找份简单的工作隐藏身份,但还是有被抓捕的危险。
后来的郑蕴侠经过多次逃亡,数次走投无路,屡次碰壁,才来到了一个隐蔽的小镇。
郑蕴侠当时正潜藏在贵州的务川县,一个名叫“濯水镇”的地方,化名刘正刚。在这里,他伪装成为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杂货郎,将带来的一些装备卖掉,然后用这笔钱买了一些针线、火柴类的小百货,然后在当地卖
这样的小物件不起眼,也不惹人注意,能够给郑蕴侠带来很好的伪装,也是他能够成功“混入”这个镇上的原因。
后来郑蕴侠回忆,其实潜伏的日子并不好过,每次自己都会从梦中惊醒,这样的噩梦缠绕了他八年之久。
郑蕴侠刚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说自己是个文盲,从小就没读过什么书,才刚开始学者认字,什么都不熟。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1957年,郑蕴侠和领导谈话的时候,无意中说了一句“不翼而飞”,这就有人对他产生了怀疑。
1958年,郑蕴侠迎来了他被抓捕的日子,在当地李医生的帮助下,重庆的公安很快将枪口抵住了郑蕴侠的脑袋,他认命般束手就擒。
潜伏了八年的郑蕴侠终于被抓捕了,最终被判了17年有期徒刑。
出狱之后的郑蕴侠当过工人,做过各种各样的活。2009年7月10日,郑蕴侠去世了,享年102岁。
郑蕴侠的人生可以说是曲折而又离奇,他幸运而又不幸,他生不逢时,如果当初挖掘他的是中共的同伴,可能结果会不一样吧。
然而一切都已成定局普通人炒股如何加杠杆,那段用鲜血铸就的历史中还有许多像郑蕴侠这样的人,人们会铭记于心。希望永远在,光明也总会到来。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