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末巴中股票配资,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让先富带后富。
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从彼时开始确立,并且逐步完善。
从那时起,当代中国开始产生贫富差距。至今40多年间,贫富差距,一直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
之前,我已有多篇文章谈论过贫富差距相关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眯见”,查找阅读。
今天,专题论述一下产生贫富差距的三个根源:
一,人的自私本性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指出,生产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使人类脱离了“自然状态”,产生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
为什么私有制就一定产生贫富差距呢?是因为:人本身,具有自私本性。
这种自私的本性或许最早来源于人类对于资源匮乏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或者说,是对于生活资源和生产资料缺乏安全感,害怕自身因缺少能维持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资料,而不容易生存下来。
安全感,也可以用来解释说明公有制体制下,不产生贫富差距的原因。大家都一样,都有哪怕最低级别的安全感,符合“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众心理!
安全感的标准不断提高,也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增高了自私本性激发起的占有欲或贪欲标准。
人类的自私本性,带来的贪欲,促使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不断膨胀,推动自己去获取比他人更多的财富,成了所有能力强的人的追求。
一些能力较强的人,比能力稍弱的人获取的物质利益多,就造成了贫富差距。
放到现代社会来看就是:高收入群体无休止追求更多的财富,欲壑难填,觉得自己应该有更高数额的财富积累,才能为确保未来幸福美好的生活,增加更多、更踏实的安全感。
人类的自私本性,导致已经获得了大量财富的人,即便他们的财富数量已经远远超过社会人均财富占有量,绝大多数富人还依然都不肯轻易把自己的财富拿出来,分摊给比自己财富少的人或群体。
相反,即使他们已经拥有了超出人均数额的大量财富,不但不会停手,反而会进一步去谋取更多的财富,对一步步拉大的社会贫富差距,往往视而不见。
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是人的自私本性不断地在推波助澜!
二,人的能力差别
市场经济条件下,挣钱讲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里,有本事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取大量的财富。
只要合理合法,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只要对社会有益,不危害社会,都是合法收入。
但是,人获取财富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同行不同利”讲的人和人获取的财富数量、数额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是有多有少。
更不用说在千差万别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下,人的能力,精力,智力,和人脉关系的利用,以及对市场的精准把控能力等等都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因而获取到手的金钱,往往相差很大,造成巨大贫富差距。
当下,金融资本家借助银行杠杆轻易撬动巨大资本,为己服务,谋取巨额资财的情况也屡屡发生。
此外,不但挣钱的能力不同,人们积累财富的能力也不同。
有的人讲究能挣会花,挣了钱没有积累下来,没有以资产的形式储存起来。
而精明者,会挣善存还懂理财,滚雪球似的,不长时间就把自己整成了富人。
总之,人的能力的差别,在拉大贫富差距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三,政策和环境因素:
国家政策方面:
1,同样的地,同样的人。土地归自己了,粮食产量很快就实现了翻翻。
这就是包产到户的魅力:激发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劳动积极性,不但克服了“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也杜绝了“混天儿度日”,鼓励勤劳致富!
2,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激励下,人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释放,解放了劳动力,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社会上形成了积极乐观向上的致富氛围,国民经济恢复并显著提升!
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致富能力强的家庭和能力弱的家庭,一定有差距,自然会产生贫富差距。
3,维护效率优先原则,就不能搞平均主义,不能打击先进的积极性,因为高效率,直接决定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速度。
在国家政策持续鼓励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社会环境下,贫富差距逐渐拉开!
环境因素方面:
一,整个社会改革大环境下,个别投机钻营者,钻政策的空子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发了横财!获取的财富远远高于普通人。
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资产价值的快速上涨。例如,房价短短几年的疯涨,带来居民家庭房产价值翻了十倍、甚至几十倍。
造成城市中,买房早的家庭比买房晚的家庭、比无房户的家庭财富高出好几倍!
三,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天然地就存在着贫富差距。
四,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分别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居民和家庭,有不小的贫富差距。
加之还有城乡差别、交通地理区位优势差别、各地政治地位差别、教育医疗文化等等也千差万别,产生贫富差距。
我们也应该清楚:适当的贫富差距可以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净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适当拉大收入差距,可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劳动积极性。
但是,我们一定要遏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不能让贫富差距无限拉大、持续下去!
举几个可以控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例子:
一是税收调节:
加强个人收入调节税、矿产资源税和资产税等的征缴力度。
对于偷逃国家税款行为要进行特别严肃认真的处理;加大对低收入人群和下岗职工的增收扶持力度,让税收真正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二是规范收入分配制度:
“穷庙富方丈”,指的是某些国企单位,企业亏损却不影响领导干部的高薪收入。尤其是高管,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年收入,是普通员工工资收入的好几十倍,而且还旱涝保收。
应确立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企业领导层,尤其是高管的收入和普通员工的收入比例要适当。尽量控制住国企领导层的工资收入上涨过快势头。
三是加大反腐力度巴中股票配资,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市场经济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